工信部下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日前公布了最新一期全国镇域经济500强名单。


【资料图】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尽管西部地区的经济强镇在数量上整体不及东部省份,陕西却表现不俗,一共有10个镇上榜全国500强,其中2个镇跻身全国前100位。值得注意的是,上榜的这10个镇全靠能源或工业驱动,陕西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农业、旅游、电商强镇。

镇域经济东部占优

500强镇西部仅占6%

镇域经济,是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个基本单元。它维系于建制镇这一行政区划,内部由村域经济组成,外部则承接县域经济、城市经济。

近几年,全国建制镇的数量整体变化不大,总量维持在21000个左右。这两万多个镇,到底谁的实力最强?

据赛迪顾问《2023镇域经济500强榜单》,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的玉山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狮山镇、贵州省遵义市怀仁市的茅台镇位列前三。

就区域分布看,500强镇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江苏、浙江、广东最为集中,分别有137个、86个和81个镇上榜,加起来是304个,占了全国500强镇的一半以上,镇域经济呈现领先优势。

赛迪顾问认为,这主要是因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区域发展更为均衡。江苏、广东、浙江等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业扩散效应明显,已初步形成相对合理的市域、县域、镇域间产业分工与协作,且较早对镇域经济着手顶层设计。中部、西部省份多数仍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强省会”战略带来一城独大,加之“非省会”经济强市、县多依赖资源禀赋或既有工业基础,导致市域、县域对镇域的赋能效应、溢出效应相对偏弱。

以“中国第一镇”江苏玉山为例,东靠上海、西接苏州,京沪铁路穿镇而过,距上海虹桥机场行程不过半小时,受益区位优势,当地才能主动承接资本及产业转移,坐拥昆山经开区、昆山高新区等两大国家级开发园区,从而拉动镇域经济数十年高速增长。

早几年,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带来撤乡并镇,东部地区建制镇数量减少,西部地区建制镇数量已超过东部,但经济强镇明显不足。全国镇域经济500强,西部只占32席。

若聚焦镇域经济“金字塔尖”——全国前100强,东部地区更占绝对优势,西部仅4个镇跻身百强:贵州省遵义市怀仁市茅台镇,全国第3;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全国第15;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的锦界镇、大柳塔镇分别排第26位、第29位。

陕西10镇上榜全国500强

12镇入围西部50强

西部地区32个镇跻身全国500强,10个来自陕西:第26位的锦界镇、第29位的大柳塔镇、第103位的孙家岔镇、第107位的新民镇、第149位的府谷镇、第210位的老高川镇、第240位的大昌汗镇、第265位的店塔镇、第404位的蔡家坡镇、第435位的庄里镇。

西部省份里,陕西经济强镇相对居多。据赛迪公布的《2023镇域经济西部50强榜单》,陕西有12个镇上榜。除上述跻身全国500强的10镇外,还有大保当镇、龙门镇。

镇域经济带动作用有多强?以排名靠前的锦界镇、大柳塔镇为例简单分析一下。

锦界镇位于陕北毛乌素沙漠南缘,距神木市区30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7.9万人,面积777.7平方公里。虽然锦界行政区划属乡镇一级,但它是锦界工业园区所在。2019年底,神木高新区设立,与锦界工业园区并轨运行。

大柳塔镇地处神府东胜煤田核心区域,也是陕西“北大门”,占地面积508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14个行政村,总人口12.4万人。2016年9月挂牌的大柳塔试验区还是陕西能矿资源型特色镇和首批四个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

2021年,锦界镇、大柳塔镇的镇域生产总值均突破500亿元,锦界镇达655.5亿元,大柳塔镇为515亿元,占到神木市全年gdp的62.5%。对比总量,锦界镇、大柳塔镇也超越了国内不少地级市。例如,陕西人口最少的市——铜川市这一年为439.41亿元。

镇域强则县域强。神木市下辖锦界镇、大柳塔镇、孙家岔镇、店塔镇、大保当镇等经济强镇,坐稳“西部第一县”。府谷县也因新民镇、府谷镇、老高川镇、大昌汗镇成为全国百强县。

此外,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渭南市富平县庄里镇、渭南市韩城市龙门镇均在关中地区,三地各承载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而这些经济强镇分布,一定程度也反映出陕西县域经济空间现状。早前,陕西省发改委提交的专题报告称,全省三大区域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gdp超过200亿元的县(市)主要集中在关中和陕北地区,数量占比为87%。

陕西有近千个镇

经济强镇主要靠工业驱动

我国镇域数量变化,大体与经济发展阶段及城市化进程相关。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扩张,不少地方城郊乡镇陆续纳入市区范围,一些规模小、经济弱、基础差的乡镇经行政区划调整而撤并。在这之后,伴随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开始赋予县域、镇域全新发展机遇。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村基层组织情况来看,2003-2018年,陕西省的镇的数量,整体呈现先增多后减少再趋于稳定态势,在这期间,全省最多时曾有1142个镇。

据陕西省民政厅2022年公布的《全省乡级行政区划统计表》,全省共有973个镇。10个地级市里,汉中的镇最多,达152个。安康、榆林、渭南、咸阳也均超过100个。土地面积最小的铜川,只有20个镇。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陕西曾选择关中2个镇、陕北陕南各1个镇开展了“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受益于改革试点,蔡家坡、庄里、大柳塔等镇的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长张鸿表示,陕西现有的经济强镇主要靠资源禀赋或历史形成的工业基础驱动。例如,神木、府谷下辖的能源工业镇;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的庄里镇;汽车等装备制造业聚集的蔡家坡镇;因钢铁而兴的龙门镇等。在未来乡村振兴过程中,陕西可以依照地区文化、资源特色挖掘潜力,对应发展镇级产业,需进一步培育农业强镇、旅游强镇、电商强镇,让镇域经济更全面服务当地民生发展。

实际上,在工业重镇外,陕西也存在农业等领域潜力镇。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认定名单中,陕西共有29个镇上榜。与工业重镇大多集中在陕北、关中不同,陕西农业强镇在陕南汉中、商洛、安康等地亦有较多分布。

壮大镇域经济

或是提升县域经济的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各地都在关注“千亿县”创建时,镇域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广东,开始紧锣密鼓地批量培育“千亿镇街”,以此来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

这也反映出,区域竞争升级背景下,镇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赛迪顾问总结为:一是镇域经济发展角色从产业配套承载地向县域经济发展新支点加速转变;二是镇域经济发展任务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才、原材料等生产资源“供给泵”向“蓄水池”加速转变;三是镇域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拉动向消费引领加速转变;四是镇域经济发展模式从孤立封闭的特色专业经济发展向区域协同一体化的集群经济发展加速转变。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谈民宪认为,镇域经济相当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也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例如,陕北一些投资驱动型镇域,正是因大型能化工业落地,带来就业岗位和人口流入,也推动了产业链条延伸和地区消费。所以,对陕西等西部省份而言,广大镇域发展如何破局,对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

张鸿表示,乡村振兴的主体在县域,但基本单元在镇域。除了产业配置,市政设施及配套等也是影响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因此,协调镇域与县域关系,需要尊重市场规律、科学规划,避免将资源投入过度集中到县城,这样才能引导乡村均衡发展。

按照计划,“十四五”末陕西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要达到1.6万亿元,新增22个县生产总值跨上100亿元台阶(累计30个),新增17个县跨上200亿元台阶(累计31个)、新增3个县跨上300亿台阶。县域发展,显然离不开乡镇进步。立足各地实际,培育壮大乡镇主导产业,建设更多经济强镇,这或是陕西县域经济进位的可行路径。 华商报记者 李程

推荐内容

网站地图